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自主高端汽车品牌排行榜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自主高端汽车品牌排行榜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- 长城魏vv7、vv5十月销量出炉,自主豪华品牌能冲高端成功吗?
- 与特斯拉、蔚来和拜腾相比,荣威Marvel X这类自主品牌的中高端新能源车是否有竞争力?
- 没有大型发动机的支撑,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拿什么“冲击高端”?
长城魏vv7、vv5十月销量出炉,自主豪华品牌能冲高端成功吗?
长城从小车企成长为引领中国suv的主导型车企,冲冲高也是应该的!我个人觉得长城是良心车企,亲民的,有报负的中国车企!!!希望国人多支持,优点说优点,缺点实话实说,支持本国企业,不做慕洋犬,更不要去跪着当汉奸!!!
与特斯拉、蔚来和拜腾相比,荣威Marvel X这类自主品牌的中高端新能源车是否有竞争力?
整体上,国产自主品牌,在汽车的车联网配置上有优势,在品牌和高端技术方面有劣势。
当然了,最大的优势还是价格。你说的几个车,荣威也就不到30万,蔚来要50多万,特斯拉要80多万。即便是号称30万起最便宜的特斯拉model 3,实际生产中也不排产低配版本,再加上目前进口汽车的高额关税,落地也要50万了。
客观地讲,特斯拉与蔚来,属于新制造模式;而荣威还处在传统制造之中,产品的可比性并不是很强。虽然说,他们比较的车型都是新能源汽车产品,但由于企业发展的侧重点差异很大,这就使得消费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消费能力与想法来比较。一方面是特斯拉与蔚来制造跑得很快,难免会在基础技术上顾此失彼;另一方面,荣威车型是传统制造企业,可能跑的不快、但会在制造上能做到循序渐进。所以,在选择车型上,消费者更应该多看重内容、而非形式,这才是对自身负责任的表现!您说是吧?!回答完毕!凌然
没有大型发动机的支撑,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拿什么“冲击高端”?
现在“冲击高端”真的不太需要大排量发动机了,现在的宝马7系都列装了2.0T的四缸发动机,或者在不久的将来,宝马7系都会用上了排量更低的三缸发动机了。
这看起来有点信口雌黄,但是在早几年前,要是一台宝马7系***用四缸发动机,你肯定不太能接受;这不,已经变成了现实了。
当然可能说现在的宝马7系还有V12呢?确实现在的豪华车也往往大排量来给更多用户提供选择,并且能够拔高形象,但这种车型基本是不走量的,价格更低的小排量发动机肯定是更加受欢迎,即使豪车也是这样。
其实自主品牌也尝试过开发V6发动机给车型提高形象,最初的吉利博瑞是推出过3.5 V6发动机,结果真的只是一个形象而已,几乎是无人问津,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1.8T的车型,最后在上市不够一年之后就取消了3.5 V6的车型,而这款发动机从此再没有出现在任何一台吉利的新车上了。
用大排量发动机来冲击高端汽车市场,只能说是一种“狭隘数据主义”。中国发动机技术的落后,不在于排量的大小。因为早在上世纪50年代,第一台红旗车,就是V8发动机,并且是3AT自动挡。也就是说排量大并没啥了不起的。
中国缺乏发动机解决方案
中国不是不能制造发动机,而且发动机的技术也并不难。难得是发动机技术的解决方案。这有两个方面,一是基础工业水平问题,二是传动系统匹配问题。
基础工业水平问题
基础工业水平问题,主要是我们的发动机组件精密程度够不够。发动机都是活塞与气缸循环往复运动做功的,想要制造发动机,只要自己拆一台好发动机,然后照做就行了,没啥难的。关键是谁的部件精细度好,谁的动力损失就小,否则就算照做,你的功率也达不到原版的。
这就是我们的基础工业还有问题,发动机需要在高温高速的状态下长时间运行,如果你选用的缸体、活塞、亦或者其他部件不合格,功率输出、使用寿命都会天壤之别。
传动系统匹配问题
你看现在的自主品牌也都号称拥有了“自主研发”发动机和变速箱,但没有一家能解决他们的匹配问题,无论排量大小,油耗都居高不下。这就是因为中国还没有一家自主品牌真正的“自主研发”出发动机变速箱,都是东拼西凑的玩意儿,整合还不成熟。
而排量越大,动力越强,动力越强,就需要更强的传动系统来匹配,中国汽车品牌根本没有时间去研发,整体被市场牵着鼻子走。哪儿有时间去研发没人买的大排量发动机,和大扭矩变速箱呢。
中国拿下高端市场无需大排量发动机
我相信201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,当他们能买车的时候,是完全不会对大排量发动机感兴趣的,因为他们是抱着iPad长大的一代,他们看中的是人工智能,而不是粗鲁冰冷的发动机数据。
蔚来汽车就是很好的例子,能叫价60万推出市场,就跟发动机排量没有任何关系。人们看中的还是这款车的人工智能潜力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自主高端汽车品牌排行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自主高端汽车品牌排行榜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