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一览:
中国车企仅8家产能利用率过100%/丰田认为混动汽车更务实
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,仅有8家车企的产能利用率超过了100%,表明这些企业的产量未能满足市场需求。以2019年的乘用车销量21444万辆计算,目前拥有生产资质的车企有128家,总产能达到3990.5万辆。
从各家车企情况来看,产能利用率大于100%的车企只有8家,意味着这8家车企市场需求大于工厂产能,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。产能利用率在80%-100%的车企为7家;而在60%-80%产能利用率的车企有10家。其余103家车企产能利用率低于60%,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区间。
据盖世汽车研究院不完全统计,202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上,共有车企84家,在售品牌124个,在售的车型817款,具体款型近2000多种,整体规划产能5,214万台,平均的产能利用率是47%,所以行业整体过剩,导致终端市场竞争的加剧是必然趋势。叠加有效需求不足,车企自然就会卷价格,或者说卷性价比。
针对中国市场,本田目前有且只有的,是2021年10月投放的几个产品:当时,本田向中国市场发布全新纯电动车品牌“e:N”,并发布两款量产车——东风本田e:NS1和广汽本田e:NP1;同时发布三概念车e:N Coupe concept、e:N SUV concept和e:N GT concept,***五年内陆续上市。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,e:N系列的成绩很不理想。
还记得那个猎豹吗?吉利托管了!
1、托管工厂消息发布后,外界许多舆论猜测,吉利的产能是不是太多了?汽车预言家梳理吉利控股投资行为后发现,吉利控股托管长丰猎豹长沙工厂,通过以点及面的方式在湖南形成集研发、生产、人才、零部件配套全产业链输出,盘活区域经济,培养当地汽车产业基础,最终形成互利互惠的发展模式。
2、年6月,长丰集团旗下核心子公司长丰汽车在上海证券***上市。2006年,长丰在北京车展上带来了猎豹CS6-Y、CS7等多款SUV概念车。2007年11月11日,长丰旗下城市型SUV猎豹CS6正式上市。2014年,在北京车展上猎豹发布了一款名为CS10的概念车。2020年4月,长丰猎豹长沙工厂被吉利控股集团托管。
3、年底,长丰猎豹给子公司和供应商发布的情况说明邮件显示,猎豹***将四家工厂中的三家出售或移交地方***,仅保留永州基地。2020年4月,长丰猎豹长沙工厂被吉利控股集团托管。受***疫情的进一步影像,瘦身自救的长丰猎豹,并没有传来好消息。2020年的前四个月,猎豹汽车仅卖出***辆,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。
4、进入2020年,猎豹汽车的生存面临更大困难。由于技术升级跟不上全国开始全面实施的国六排放标准,猎豹汽车面临无车可卖的尴尬局面,而疫情更是加剧了猎豹汽车的困境。为了维持集团运转,猎豹汽车也***取了调薪、出让土地等多种方式,来降低盘活运营资金,降低运营成本。
5、据有关媒体报道,这三家意向投资者极有可能包含传统车企吉利,而造车新势力中小米集团也将伸出橄榄枝。细思极恐之下,发现这些猜测并不是空穴来风。就拿吉利来说,早在2020年4月份就开始布局,接管了猎豹 汽车 位于湖南长沙的生产基地。
6、但吉利显然还并未满足,在过去的2020年中,吉利再次开启了并购模式。2020年4月底,吉利正式托管了猎豹汽车的长沙工厂,将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的生产和销售;随后又在2020年12月左右,力帆破产重组后,成为了其重要的战略投资者和产业投资人。
吉利超1000万,奇瑞破900万,最能卖车的中国品牌是谁?
奇瑞,一个在中国几乎人尽皆知的自主品牌,从名不正言不顺造车的艰苦岁月,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野蛮生长,谋求升级的踌躇,再到放慢追逐销量的脚步回归理性。它的成长,是自主品牌成长的缩影,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由“代工”走向自主的发展之路。
其中得分最高的是长安汽车,以82分夺得自主品牌第一的排名,紧跟其后的是奇瑞汽车、吉利汽车、上汽通用五菱。
在自主车企中,最亮眼的品牌是吉利,除了设立2亿元人民币新型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基金,还调动全球***从瑞典等地购买了25万只口罩支援疫情严重地区,以及向全国各地捐赠了共84辆吉利嘉际用于医疗工作。此外,吉利还宣布先期投入7亿元来研发具备***防范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车,充分展现出一哥的风范。
首先,如果比亚迪今年能继续在去年300万的基础上继续高歌猛进,加上吉利和奇瑞也先后踏入“200万”大关,这将意味着这三家车企已抢走了中国汽车市场近三成的份额。这无疑是中国市场的“新大众”、“新丰田”和“新通用”,构成中国品牌的“新头部”。